2021中国数字金融企业信用建设论坛圆满落幕
(记者/关长羽)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主导召开的“2021中国数字金融企业信用建设论坛”已于日前圆满落幕。本次论坛基于“夯实金融数据底座 释放企业征信数智动能”的主题,邀请行业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聚一堂,会场人数逾2000人。
中国金融协会会长易纲首先发表讲话:“在时代大背景的熔炉下,要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有序推进金融信用分析行业创新,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这标志着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数字化建设将迈入多领域、深层次探索与实践的新阶段。”
随后,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金融研究院院长彭实戈、山东大学齐鲁证券金融研究院院长陈增敬、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明哲等多名金融行业和智能化技术研究专家、学者及企业精英代表就推动金融科学自主创新,金融行业智能化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充分彻底的交流和研讨。
会议最后总执行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大国创新智库客座教授颜巧海最后总结提出:“在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下,数字金融所涉及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不同业态在底层架构、计算方式以及工作负载上差异很大,标准化的服务器产品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故而重点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绿色、智能、高可用的金融数据中心建设,全面加强高速泛在、融合互联、安全可靠的金融网络通信支撑保障,实现边端高效协同、灵活调度、弹性部署的新型算力体系,是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更深化,数智水平发展更稳健,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更充分,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得到有效保障的重点建设方向。”
在数字时代,信用建设作为金融创新发展“数字底座”和战略性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已然面临着“绿色高效、安全泛在、算力强大”的发展要求。而随着金融科技迈向以数据为基础的机器认知的4.0时代,数据智能成为驱动业务发展、重塑业务形态、影响市场格局的关键要素。目前,金融信用分析行业在我国各重大攻关项目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信用分析行业的成果输出需求将更加强劲。科技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所有金融机构共同关注、共同推动的行业趋势。拓展金融信用分析服务的边界,提高有效供给,拓宽行业、产业发展空间,已成为其重要战略选择的关注点。